数字赋能 免交材料 大庆市打造信用服务新模式
大庆市立足于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坚持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用数字赋能智能化方式,建成了一键直达“信用服务系统”,对于行政处罚无整改要求新产生的企业,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无材料办理信用服务,信用服务时效质效全面提档升级。
一是“数字赋能,让信用服务智能化”。大庆市运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信用修复的要件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修复标准和修复要件模板,以数据调用和数显方式,对行政处罚信息、市场主体信息、企业电子印章等数据库信用信息进行清洗整合,智能补充信用修复材料要素内容,有效解决以往信用修复内容填写多、错误率高等问题,实现了信用服务无感化。
二是“减少要素,让信用服务便利化”。对于我市已申请企业电子印章的市场主体,无需在提交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承诺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罚款收据等材料即面交材料,自动化一键生成标准化修复材料即可完成修复,填报要素压减比例100%。对于我市未申请企业电子印章的市场主体,只需下载自动化生成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承诺书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再签字加盖公章后进行系统上传,实现了下载--签字盖章--上传即可完成修复,填报要素项由原来的26项减为3项,压减了88.46%。
三是“服务前移,让信用服务无感化”。对新产生的行政处罚信息,将服务前移至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罚结束后,首先告知企业由于失信带来的被公示、限制参与招标等负面影响,同时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修正自身失信信息,指导企业通过“信用服务系统”进行修复,审核结果以短信形式进行告知,审核通过后企业则无需3个月后再去“信用中国”网站进行修复,真正实现了“履行即修复、到期即撤销”的“保姆式无感体验”。
四是“形式不同,让信用服务多样化”。不仅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了信用修复专窗,同时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和市法院建立了多窗协同办理机制,做到一处即可办理不同领域修复。通过对法院、市场监管部门信用修复政策进行梳理,形成《大庆市信用修复指南》,明确了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失信信息的修复条件、修复渠道、修复流程,同步进行宣传报道。线上找指南,线下找窗口,有效解决了信用修复知晓率低、程序复杂、多头管理问题。
“信用服务系统”建成以来,实现了信用服务的数字赋能,做到了从“线下办”变“网上跑”,从“一窗办理”变“多窗联办”,从“多要件”变“一键申请”,从“3日办结”变“履行即办”。截至目前,我市累计修复企业1180家,网办率100%,办结率100%。
-
大庆市委常委、副市长于雷应邀在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介绍大庆市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实践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12/31 -
大庆市营商局局长李伟峰做客《新华信用会客厅》 分享城市信用建设实践经验
发布时间:2025/01/08 -
大庆市选送案例《信用赋能高效办成“码上融资”一件事》 获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
发布时间:2024/12/30 - 发布时间:2025/01/17
- 发布时间:2025/01/17
-
“诚信宣传进企业”系列活动 大庆市高新区开设食品安全业务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01/08